服务  创新  协作  规范   |

德国中小企业:金融危机下的“强群”



在世界金融危机引起的企业倒闭狂潮中,鲜见德国中小企业的身影。金融危机爆发之初,预测危机很快过去的经济学家不在少数;如今,言危机还需多长时间才可结束的“预言家”越来越少。在以灰暗色为主调的主宰下,世界经济的“活跃点”乏善可陈。但在逆境中,德国与“金砖四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仍成为最为亮丽的一抹色彩。
  德国在欧洲的表现异常显眼。有人说,欧洲已是一辆生锈的老战车,但德国却是一辆快速奔跑的跑车。自世界500强诞生以来,常见于美国、英国及日本等国家的知名企业入围前十名,在群星璀璨的企业名录中,鲜见德国企业的踪影。特别是发生在2007年10月4日,德国戴姆勒与美国克莱斯勒正式完成分拆、更名为戴姆勒股份公司事件后,世界500强企业的前10名里几乎不再可能有一家德国企业。这种局面虽与德国经济强国的地位不太相称,但却吻合了德国长期以来致力于发展中小企业的国家战略。
经济的脊梁
  1996年,世界级管理大师、哈佛商学院访问教授赫尔曼·西蒙出版了《隐形冠军:来自全球500家不为人知的优秀企业的启示》一书,引起了世界的轰动;在金融危机浪潮席卷世界之时,德国经济再现不败活力,“隐形冠军”再次成为探究“德国模式”的独特视角。这一概念提出的理论基础是,“支撑德国经济和国际贸易的真正基石不是那些声名显赫的大企业,而是这些在各自所在的细分市场上默默耕耘并且成为全球行业领袖的中小企业。”
  在研究过程中,西蒙为“隐形冠军”归纳出3个特点:领域内全球市场份额第一或第二,抑或在欧洲市场排名第一;年销售额低于10亿美元;在大众之中知名度较低。在经营上提炼出5个特点:经营专业化与地域多元化相结合;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让产品销售到全球;只关注客户关注的东西;将注重技术与贴近客户相结合;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相互依赖的关系。
  德国的“隐形冠军”具有两大鲜明的自身特点。一是家族式企业。在“隐形冠军”中大多数企业是家族式管理。其在规模上要比传统家族式小企业的规模稍大,但组织和管理结构又与传统家族式企业类似。这种在实践中建立起的灵活和高效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避免缺乏弹性、官僚作风、劳动分工过细以及远离顾客等“大企业病”。
  据德国一家小企业的负责人介绍,对于德国的家族式企业来说,家族成员的存在使整个公司的管理层对于公司的经营目标有长期的考量,不会因短期业绩压力放弃长期目标。相对于大企业来说,家族式企业的管理结构十分灵活,有利于快速决策、抓住机遇。另外,德国企业普遍具有执著精神,一旦进入一个行业,他们就会一门心思地专注于此,绝不会因为其他行业“钱景”更好而改弦更张或多种经营,在凭借雄厚的制造技术在细分市场建立质量优势,他们就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创新巩固和扩大领先优势。
  二是做事低调,不事张扬。“隐形冠军”的产品往往集中在“小”上,产品占据的是“缝隙市场”。研究发现,他们的产品有的只做终端消费品中的一部分,比如汽车天窗的部件;有的则小到极容易让人忽略,例如纽扣或饮料瓶上的标签;再有,德国“隐形冠军”行事低调。多数的德国中小企业对媒体的态度是“避而远之”,他们担心如果过于张扬,社会就会将关注焦点过多地集中在他们所拥有的财富上面,因此保持低调更利于其专注于企业的传承和发展。
  以下列举的是“隐形冠军”中的不为人知、但又颇具有代表性的四家公司。第一家公司是Hauni,中国人几乎没有人听过这个名字。但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抽烟者抽的每一根香烟,基本上都是通过它的机器造出来的。该公司拥有全球卷烟机器市场95%的份额,是无可争议的霸主。第二家公司是瑞他,现在普遍使用的电脑机箱最大的生产商实际就是这家小公司,它拥有大概70%的份额。第三家公司是Rittal,西方家庭在泡茶或者冲咖啡之前喜欢用一个滤水器有选择性地过滤掉水中的某些矿物质,它同样几乎是独霸这个家用滤水器的市场,占到85%的全球份额。第四家公司Tetra,是生产热带鱼饲料的,它占了全球市场60%的份额。不要看它的产品如此渺小,这实际上是一个60亿美元年营业额的公司,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全资子公司。这样一些为大众所不熟知的、业界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在德国已超过上千家。
  “隐形冠军”已被看作是“德国模式”。早年时候,西蒙认为这一现象仅限于德国,根植于德意志民族悠久的手工业传统和对职业的自豪中。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西蒙认为,“隐形冠军”现象在美国、南非、新西兰,甚至在亚洲都普遍存在,它们不但同样在各自所在的经济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和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有着惊人相似的成功法则。目前,各国都将“隐形冠军”现象作为当前的重大课题进行研究。
“限大促小”政策
  基于传统文化的基因,德国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偏爱始终是“从一而终”。一个世纪以来,在一些发达国家追求大型企业集团的商业模式、并创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财富王国”时,德国政府走得是“限大促小”的商业模式的发展之路。
  根据目前德国比较公认的划分标准,拥有1-49名雇员、年营业额少于100万马克的企业属于小企业;拥有50-499名雇员、年营业额100万到1亿马克的企业为中型企业;拥有500名及多于500名雇员、年营业额在1亿马克以上的企业属于大企业。目前,德国约有370万家中小企业,占德国企业总数的99.7%。
  在德国,中小企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场经济的心脏和增长与就业的发动机”,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政策体制一直在完善与修改中。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中小企业组织原则》、《反对限制竞争法》、《反对垄断法》、《关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新行动纲领》等法律,各州也相继制定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在以上这些法规中,德国实行反限制竞争的经济政策力度颇大,法律禁止在大企业之间签订生产领域的卡特尔协议,但支持中小企业间签订卡特尔合同,增强中小企业抗衡大企业的能力。
  卡特尔协议,又被称为价格卡特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为牟取超额利润,以合同、协议或其他方式,共同商定商品或服务价格,从而限制市场竞争的一种垄断联合。这一协议被德国政府视为市场经济的“毒瘤”。
  “市场公平竞争”是保证中小企业从发育到壮大的最根本的生存环境,德国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从源头上切断了由于非市场化运作带来的侵蚀。
  在德国负责中小企业促进的机构均以实体化模式存在和运作,一般属于非盈利组织,不以盈利为目标。投资银行,一般由联邦、州、县三级政府共同出资组建,属于注册登记的法人实体,其在管理和决定促进资金投向时,以经济实体的方式承担法律责任。担保银行,一般也由联邦、州、县三级共同出资组建,明确规定了三级政府的担保责任风险承担比例,联邦政府承担风险责任的20%,州政府承担风险责任的55%,县政府承担风险责任的25%。由于有实体化的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德国有着十分完善和具有权威性的协会、行会组织,一般由当地的商界领袖担任协会、行会的董事长。协会、行会均以实体化模式存在,使其对所做的出具资信证明、资格认证、评审、培训等负有法律责任,在法律和执法健全的德国这一切都受到法律的保障。
融资渠道的畅通
  据德国商报网站最新报道,德意志银行计划加强对中小企业业务。这是在德国小企业出口不利的情况下,银行出台的支持方案。之前,该银行服务对象主要集中于销售额过10亿欧元的大中型企业,如机械及汽车制造厂商。
  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德国政府制定了一整套缜密而又具有操作性的体系。在德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每年都会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联邦议会直接讨论审查通过后,由部门组织实施。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全部资金中,政府的财政预算资金占70%。政府通常不直接向中小企业提供财政补贴,而是通过各类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和融资服务来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一般由联邦政府出资或与各州政府合股创办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或融资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并向中小企业贷款银行提供利息补贴,幅度一般在2%至3%之间。
  在金融支持方面,德国政府主要通过无偿贷款、无息贷款和低息贷款三种形式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德国政府设立了中小企业的长期低息贷款专项基金,并建立专门的政府金融机构,按一定的条件选择中小企业,发放直接的长期低息贷款,贷款利息通常比市场利息低2%至2.5%。同时,政府还出资在不少地方建立了信用保证协会,为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提供信用担保,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难题。
  德国政府针对中小企业建立了不同阶段的多层次、全方位融资体系。具体措施是:在创业阶段,政府对中小企业创业实施税收减免和适当的财政支持,并牵头联手商业银行成立非盈利性的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在发展阶段,以间接融资为主,成立政策性的中小企业银行,专门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并为担保机构担保提供再担保,引导扶持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发展,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范围,发展企业间的互助合作担保贷款制度。在成熟阶段,鼓励中小企业以市场化融资为主,尤其是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包括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重视中小企业技术人才培养和自主创业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政府安排专项基金,资助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为提高中小企业科研、技术开发和技术革新的能力,全国建立了160余个技术研究协会。政府在技术研究部、经济部等机构中设立中小企业开发促进基金,对中小企业的科研开发项目和科研开发人员进行费用补助和投资补助。同时,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德国政府的最终目标,德国政府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着力追求四个目标:扩大社会就业;解决地区间协调发展问题,特别是东西德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是增加联邦及州的财政收入;是鼓励创新。在有效机制的运作下,四大目标已成为德国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的有效平台。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院 联系电话:010-82036381 82036388 82030467 (同传真) 邮 箱:zxsx@zxsx.org
京公安网备案号: 11010202010464 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298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