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报告发布
由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和立信(重庆)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织开展的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2023年4季度调查结果今日在重庆发布。
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4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 为132.9,高于景气临界值100。其中代表当前消费意愿的即期消费意愿指数为118.6,高于景气临界值100;代表未来消费意愿的预期消费意愿指数为147.3,显著高于景气临界值100。
该调查为全国性调查,覆盖一线至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样本量为5000个消费者。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并有严格的复核、检验程序,确保数据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当前家庭经济状况基本满意,当前消费意愿处于正常状态;预期家庭经济状况改善,消费支出增加,消费意愿趋于积极。调查结果表明,2023年在经济面临国内外多重压力的环境下,消费对稳经济起到压舱石作用。2024年对经济稳增长来说,消费可望继续发挥基础性作用,乃至较大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意愿结构分化比较明显,分化的原因主要是收入差异;消费者对市场价格普遍比较敏感;多数消费者认为房价依然偏高,房贷压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需求的增长;消费者对当前的消费环境基本认可,期待消费环境的进一步完善;老年消费者消费意愿与中、青年消费者相比相对较低,老龄化进程加速对消费增长产生制约;子女教育、储蓄、还房贷、医疗和旅游是消费者家庭余钱的主要使用方向;家电及数码产品对消费者仍具有吸引力,服装鞋帽箱包等常规日用品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旅游、教育培训、休闲健身成为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国内汽车销量可望以一定幅度超过3000万辆,选择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或者纯电动)的消费者占比超过一半,表明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有着很强的市场基础。其中,选择混合动力车型的消费者占比比选择纯电动的消费者占比超过一倍有余。消费者的购车预算比较集中,近半数消费者选择10-20万元价格区间的汽车,10万元以下车型的选择比重远不足二成。这些结果值得相关产业和政策部门重视。
调查结果表明,稳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收入,积极推进养老、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完善,积极推动银发经济战略的实施,设法改善包括商家诚信度、消费品品质、服务满意度等方面的消费环境,促进股市的回暖,有效缓解城乡居民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负担,增强城乡居民对宏观经济增长的信心,是当前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一些重要着力点。要根据不同区域、收入、年龄等消费者群体的消费特征,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更有效地促进消费需求总体量的提升和供求的匹配,实现消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民营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体,也是绝大多数消费者获得收入的源泉。不折不扣地抓紧落实中央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充分发挥新成立的民营经济促进局的组织协调作用,切实改善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无后顾之忧,真正全身心投入到企业发展之中,从而带来企业盈利的增长,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向好,带来消费者收入的稳定增长,显得极其重要和迫切。此外,在目前的企业增收普遍存在压力,从而消费者通过薪资上升增加收入短期来看相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由财政直接向消费者发放消费券不失为一项可供选择的应急举措,以此为杠杆之一,撬动双循环中内循环的加速运行。
调查结果表明,要提振消费,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确保稳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尤其是边际消费倾向更大的中低收入消费者的收入,从而解决消费者有钱消费的问题。民营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体,也是绝大多数消费者获得收入的源泉。据政府统计部门最新公布的数据,2023年,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0.4%,而同期国有控股企业投资比上年增长6.4%;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3.1%,同期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5.0%。这一结果一定程度表明民营经济发展信心不足。因此,不折不扣地抓紧落实中央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充分发挥新成立的民营经济促进局的组织协调作用,切实改善民营企业的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无后顾之忧,真正全身心投入到企业发展之中,从而带来企业盈利的增长,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向好,带来消费者收入的稳定增长,显得极其重要和迫切。此外,在目前的企业增收普遍存在压力,从而消费者通过薪资上升增加收入短期来看相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由财政直接向消费者发放消费券不失为一项可供选择的应急举措,以此为杠杆之一,撬动双循环中内循环的加速运行。
二是积极推进养老、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的完善,从而解决消费者有钱时没有后顾之忧而敢于消费的问题。要充分考虑老龄化加速演进的局势,系统完善养老制度、文化、设施、人力资源等的配套部署,尽快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的战略举措;要高度重视青年群体就业问题,稳定社会就业预期;要在采取多项措施杜绝医保资源的无谓消耗和浪费的同时,想方设法减轻消费者医疗负担。
三是想方设法通过法律、行政、文化教育等多种手段,完善当前的消费环境,培育诚信、品质、绿色、安全的消费理念,提供适应消费者动态需求变化的高质量消费品和服务,从而解决消费者愿意消费的问题。
四是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提振民众对经济增长的信心。消费行为与心理预期关联密切,心理预期与民众对未来的判断直接相关。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股市。当前股市已处于较长时期的底部区域,大量上市公司的股息率均已明显超过市场无风险收益率,甚至很多优质的上市公司的股价都已低于其净资产,极具投资价值。但因多重因素(包括投资者相对普遍的恐惧心理,包括投资者对股票市场定位的疑虑、对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诚信度的疑虑等等)股市依然弥漫着相对不乐观的气氛。决策部门此时可以充分发挥我国的体制机制优势,不妨采取特殊的提振股市的行动,通过股市的回暖向好来提振民众信心,从而促进经济的回暖并同时带动消费的增长。
要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的消费特征,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更有效地促进消费需求的提升。比如通过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村社保制度,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比如紧紧抓住旅游、汽车这样的消费热点,严厉整治旅游环境,规范旅游市场,促进旅游消费的良性循环与有序升级;积极开展汽车技术研发与消费需求的衔接研究,生产更多适销对路的汽车产品,促进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超过四成的消费者认为物价更便宜时会促进消费。结合前述调查结果,即近六成的消费者认为目前市场消费价格依然偏高,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消费者对消费价格稳定的比较强烈的期待。事实上,202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表现十分平稳,这样的物价环境是有利于消费的,应该珍惜这样的物价环境,因为它也为稳增长、稳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其他的行政手段等)提供了比较大的腾挪空间。
备注: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为反映消费者当前消费意愿的即期消费意愿指数和反映消费者未来消费意愿的预期消费意愿指数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值在0-200之间,指数值越大,代表消费意愿越强烈。其中,100为景气临界值,即当指数值小于100时,指数处于弱消费意愿区间;当指数值大于100时,指数处于强消费意愿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