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  创新  协作  规范   |

中小企业不旺 中国经济难兴



昨天,渣打银行和第一财经研究院在北京发布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该季信心指数为47.28,较上一季增长0.57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该指数2011年10月推出,每季度发布一次,调研涉及华北、华东、华南和华西20个城市的1000家中小企业,其中70%为小微企业。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中小企业的“宏观信心指数”(51.19)、“运营信心指数”(47.44)和“投资信心指数”(43.6)较上期略微上扬,但“融资信心指数”(47.2)比上期降低2个百分点。

中小微企业对经济增长、就业、富民的作用不言而喻,但上述调查结果表明,他们在现实中面临的“融资难”依然严峻。“宏观暖,微观不暖”是经济硬币的两面。

这两天网上流传几个数字,全国工商联领导去年在对浙江企业融资成本调研时曾表示,当地小额贷款平均利率是20%,大型民企融资成本在10%以上,而央企的融资成本只有5.3%。从数据看,民营企业的贷款成本是国企的2~4倍。假如是同样的资金成本,国企央企的利润当会打一个不小的折扣。

客观来说,从中央到地方对中小企业出台的政策不少,如“非公36条细则”,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差异化金融监管,税收优惠政策的延长,对小贷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的放宽等等。但是,在大的政策空间、金融资源仍然习惯性偏向国企之时,相当多中小企业的基本生存状态只能是夹缝中求生存,吃国企剩下的骨头。勤劳致富是中小企业的天职,如果勤劳之下仍举步维艰,又苦又累还赚不到钱,指望他们坚守实体经济是不现实的。

从宏观上说,政策驱动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仍有相当的拉升作用。但如果未来三五年内,中小企业的内生力量得不到切实增强,实体经济没有什么利润空间,选择到非公经济创业就业远不如去央企、当公务员、到事业单位那样趋之若鹜,则中国经济纵然能收获不差的增长数据,却难以实现真正的兴旺和富足。

主办单位: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 技术支持:北京农商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院 联系电话:010-82036381 82036388 82030467 (同传真) 邮 箱:zxsx@zxsx.org
京公安网备案号: 11010202010464 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06029898号-1